8.2 建堆積操作¶
在某些情況下,我們希望使用一個串列的所有元素來構建一個堆積,這個過程被稱為“建堆積操作”。
8.2.1 藉助入堆積操作實現¶
我們首先建立一個空堆積,然後走訪串列,依次對每個元素執行“入堆積操作”,即先將元素新增至堆積的尾部,再對該元素執行“從底至頂”堆積化。
每當一個元素入堆積,堆積的長度就加一。由於節點是從頂到底依次被新增進二元樹的,因此堆積是“自上而下”構建的。
設元素數量為 \(n\) ,每個元素的入堆積操作使用 \(O(\log{n})\) 時間,因此該建堆積方法的時間複雜度為 \(O(n \log n)\) 。
8.2.2 透過走訪堆積化實現¶
實際上,我們可以實現一種更為高效的建堆積方法,共分為兩步。
- 將串列所有元素原封不動地新增到堆積中,此時堆積的性質尚未得到滿足。
- 倒序走訪堆積(層序走訪的倒序),依次對每個非葉節點執行“從頂至底堆積化”。
每當堆積化一個節點後,以該節點為根節點的子樹就形成一個合法的子堆積。而由於是倒序走訪,因此堆積是“自下而上”構建的。
之所以選擇倒序走訪,是因為這樣能夠保證當前節點之下的子樹已經是合法的子堆積,這樣堆積化當前節點才是有效的。
值得說明的是,由於葉節點沒有子節點,因此它們天然就是合法的子堆積,無須堆積化。如以下程式碼所示,最後一個非葉節點是最後一個節點的父節點,我們從它開始倒序走訪並執行堆積化:
/* 建構子,根據切片建堆積 */
MaxHeap *newMaxHeap(int nums[], int size) {
// 所有元素入堆積
MaxHeap *maxHeap = (MaxHeap *)malloc(sizeof(MaxHeap));
maxHeap->size = size;
memcpy(maxHeap->data, nums, size * sizeof(int));
for (int i = parent(maxHeap, size - 1); i >= 0; i--) {
// 堆積化除葉節點以外的其他所有節點
siftDown(maxHeap, i);
}
return maxHeap;
}
/* 大頂堆積 */
class MaxHeap(nums: MutableList<Int>?) {
// 使用串列而非陣列,這樣無須考慮擴容問題
private val maxHeap = mutableListOf<Int>()
/* 建構子,根據輸入串列建堆積 */
init {
// 將串列元素原封不動新增進堆積
maxHeap.addAll(nums!!)
// 堆積化除葉節點以外的其他所有節點
for (i in parent(size() - 1) downTo 0) {
siftDown(i)
}
}
/* 獲取左子節點的索引 */
private fun left(i: Int): Int {
return 2 * i + 1
}
/* 獲取右子節點的索引 */
private fun right(i: Int): Int {
return 2 * i + 2
}
/* 獲取父節點的索引 */
private fun parent(i: Int): Int {
return (i - 1) / 2 // 向下整除
}
/* 交換元素 */
private fun swap(i: Int, j: Int) {
val temp = maxHeap[i]
maxHeap[i] = maxHeap[j]
maxHeap[j] = temp
}
/* 獲取堆積大小 */
fun size(): Int {
return maxHeap.size
}
/* 判斷堆積是否為空 */
fun isEmpty(): Boolean {
/* 判斷堆積是否為空 */
return size() == 0
}
/* 訪問堆積頂元素 */
fun peek(): Int {
return maxHeap[0]
}
/* 元素入堆積 */
fun push(_val: Int) {
// 新增節點
maxHeap.add(_val)
// 從底至頂堆積化
siftUp(size() - 1)
}
/* 從節點 i 開始,從底至頂堆積化 */
private fun siftUp(it: Int) {
// Kotlin的函式參數不可變,因此建立臨時變數
var i = it
while (true) {
// 獲取節點 i 的父節點
val p = parent(i)
// 當“越過根節點”或“節點無須修復”時,結束堆積化
if (p < 0 || maxHeap[i] <= maxHeap[p]) break
// 交換兩節點
swap(i, p)
// 迴圈向上堆積化
i = p
}
}
/* 元素出堆積 */
fun pop(): Int {
// 判空處理
if (isEmpty()) thro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()
// 交換根節點與最右葉節點(交換首元素與尾元素)
swap(0, size() - 1)
// 刪除節點
val _val = maxHeap.removeAt(size() - 1)
// 從頂至底堆積化
siftDown(0)
// 返回堆積頂元素
return _val
}
/* 從節點 i 開始,從頂至底堆積化 */
private fun siftDown(it: Int) {
// Kotlin的函式參數不可變,因此建立臨時變數
var i = it
while (true) {
// 判斷節點 i, l, r 中值最大的節點,記為 ma
val l = left(i)
val r = right(i)
var ma = i
if (l < size() && maxHeap[l] > maxHeap[ma]) ma = l
if (r < size() && maxHeap[r] > maxHeap[ma]) ma = r
// 若節點 i 最大或索引 l, r 越界,則無須繼續堆積化,跳出
if (ma == i) break
// 交換兩節點
swap(i, ma)
// 迴圈向下堆積化
i = ma
}
}
/* 列印堆積(二元樹) */
fun print() {
val queue = PriorityQueue { a: Int, b: Int -> b - a }
queue.addAll(maxHeap)
printHeap(queue)
}
}
// 建構子,根據輸入串列建堆積
fn init(self: *Self, allocator: std.mem.Allocator, nums: []const T) !void {
if (self.max_heap != null) return;
self.max_heap = std.ArrayList(T).init(allocator);
// 將串列元素原封不動新增進堆積
try self.max_heap.?.appendSlice(nums);
// 堆積化除葉節點以外的其他所有節點
var i: usize = parent(self.size() - 1) + 1;
while (i > 0) : (i -= 1) {
try self.siftDown(i - 1);
}
}
視覺化執行
8.2.3 複雜度分析¶
下面,我們來嘗試推算第二種建堆積方法的時間複雜度。
- 假設完全二元樹的節點數量為 \(n\) ,則葉節點數量為 \((n + 1) / 2\) ,其中 \(/\) 為向下整除。因此需要堆積化的節點數量為 \((n - 1) / 2\) 。
- 在從頂至底堆積化的過程中,每個節點最多堆積化到葉節點,因此最大迭代次數為二元樹高度 \(\log n\) 。
將上述兩者相乘,可得到建堆積過程的時間複雜度為 \(O(n \log n)\) 。但這個估算結果並不準確,因為我們沒有考慮到二元樹底層節點數量遠多於頂層節點的性質。
接下來我們來進行更為準確的計算。為了降低計算難度,假設給定一個節點數量為 \(n\) 、高度為 \(h\) 的“完美二元樹”,該假設不會影響計算結果的正確性。
圖 8-5 完美二元樹的各層節點數量
如圖 8-5 所示,節點“從頂至底堆積化”的最大迭代次數等於該節點到葉節點的距離,而該距離正是“節點高度”。因此,我們可以對各層的“節點數量 \(\times\) 節點高度”求和,得到所有節點的堆積化迭代次數的總和。
化簡上式需要藉助中學的數列知識,先將 \(T(h)\) 乘以 \(2\) ,得到:
使用錯位相減法,用下式 \(2 T(h)\) 減去上式 \(T(h)\) ,可得:
觀察上式,發現 \(T(h)\) 是一個等比數列,可直接使用求和公式,得到時間複雜度為:
進一步,高度為 \(h\) 的完美二元樹的節點數量為 \(n = 2^{h+1} - 1\) ,易得複雜度為 \(O(2^h) = O(n)\) 。以上推算表明,輸入串列並建堆積的時間複雜度為 \(O(n)\) ,非常高效。